x

专家:邹市明金腰带货真价实 一龙取胜有失公平

2022-10-08 17:10:52

邹市明:目前尚无退役想法 未来会跨组织挑战

邹市明夺金腰带之后亮相上海一活动

■本专题撰文

广州日报记者 施绍宗

■本期特邀嘉宾

著名武术家、荷兰精武会会长

赵秋荣

大连鹰图腾拳击俱乐部总经理

崔迪

上周未,有两场搏击与拳击比赛成为一周内体育界的热门话题,先是5日在南京,中国搏击明星“武僧”一龙在与“泰拳王子”播求的二番战中取胜,报了去年失利的一箭之仇,但大部分专家与观众都认为裁判的判决严重不公并引起骂战;后是北京时间11月6日,邹市明在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击败泰国拳手坤比七夺得WBO空缺的蝇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但同样有人质疑邹市明这条金腰带的含金量。因此,有人发出感叹,这种商业比赛,无论是搏击还是拳击都是市场的产物,走的路子可能不同,但最终还是“套路”。这次我们请来的两位嘉宾,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先后从事过搏击与拳击运动并担任两个项目的教练,他们的见解将对我们了解上述问题提供一些角度与空间。

邹市明的金腰带

货真价实

施绍宗:两个热点话题,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本质的不同。首先,邹市明刚获得的世界拳王金腰带是货真价实的金腰带,这场比赛的公正性无可质疑。WBO作为传统职业拳击世界四大组织之一,是有公信力的,对比赛的公平与公正,在这种最高等级的世界金腰带争霸战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可以从邹市明去年3月7日在澳门首次向世界金腰带发起冲击看到,当时邹市明是挑战在任拳王泰国伦龙,邹市明是主场,双方在拳台上表现出的差距也远不像这一次那么大,打完12局,很多人都以为邹市明会凭主场优势拿到金腰带,但裁判的判决非常公正,邹市明就是打不过伦龙。而一龙与播求的比赛就完全不同了,“武林风”一直受人诟病的就是比赛的公正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是一档电视节目,带有娱乐性质,而且不是一个有公信力的赛事组织,这也是当前中国商业搏击比赛最大的问题。

赵秋荣:一龙是武林风包装出来的拳手,本来就是商业操作的产品,这是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而邹市明是从奥运冠军一步步走过来的,转行打职业赛,虽然也是因为拳赛商人看到中国市场的商机,但双方的起点与运作手法有很大的差异,有国际监督,有丰富运作经验的拳击组织,加上奥运已成名的事实,邹市明的金腰带分量自然贵重。一龙起点低,在国内市场还没有开拓之前,武林风策划者是在毫无经验的状态下摸着石头过河,开始只能以后台编导的方式树立自己的英雄。虽然这种手法粗劣,但熬到今天,“武林风”毕竟已是中国格斗赛事的龙头之一,一龙也从低水平的拳手锻炼成具有相当实力的拳手,实际上,只有专业从业者以及真正懂行的拳迷才会非议,这也是骂一龙与捧一龙双方争吵不休的重要原因。

崔迪:我认为一龙与播求这场比赛并不是一边倒的播求大胜,总体上双方比较接近,但播求的攻击可能更有效一些,毕竟他的经验更丰富。这场比赛判一龙胜有点牵强,但也说得过去,不像网上说的播求全场一直占优。其实,这种焦点之战应该打5个回合才合理,站立式搏击比赛打5回合,也就相当于职业拳击打12回合的金腰带争霸战,只有回合数足够,才能分出胜负,才对得起观众。

一龙胜播求可谓“一举多得”

施绍宗:“搏击大数据”对一龙VS播求二番战作了技术统计,这个详尽的技术统计表明,播求三个回合的进攻有效次数与有效率都明显压制一龙,这充分说明,无论是观众的观感还是精确的技术统计数据,都表明一龙无论在哪一个回合都是明显处于下风,因此,裁判判定一龙取胜是严重的不公平。

赵秋荣:不用看数据一龙也没有优势。况且我认为播求还没全力以赴呢。只有一龙胜了,争议大了,才有第三战的延续动力。如果按照阴谋论的思维推理,幕后是精心策划的。播求有没有配合的意思不好说,从场面来看,他的实力和表现不符。一龙为什么还没有跟国内最好的几个拳手比过?而这些拳手有机会战胜播求吗?显然,一龙跟播求所谓的世纪之战最有卖点。播求是过气拳手了,世界排名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能源源不断地获取钱才是目的,如果第一局就毫无悬念地击倒一龙,投资商还有兴趣推广这种世纪大战吗?我认为,这一结果不是播求不尽力,就是有意配合导演。

崔迪:武林风让自己旗下的明星拳手一龙抢在“昆仑决”之前把对中国拳手十三连胜的播求打败了,这一招大大破坏了昆仑决的计划。

赵秋荣:有一个拳手叫蔡良蝉,之前昆仑决安排他在下一场挑战播求,但因为一龙如此赢了播求,据说蔡良蝉失望之下当即宣布退出拳坛。如果蔡良蝉跟一龙打一场也是很不错的主意,假如在没有操作的情形下,我看中国还有不少比一龙水平高的拳手呢。之前曾经有人提议过,但是武林风不回应。

崔迪:在播求与一龙的戏码上,营运商看到了商机,通过很长时间的铺垫,终于打了一场轰动一时却争议极大的比赛。只要有钱赚,大部分观众又沉浸在一龙的英雄情结中,赛事还可以有更多续集。借用武林风一些策划者的话,他们才是实实在在推动中国商业格斗赛事的实干家,他们养活了许多拳手和从业者。

中国要创造自己模式的擂台赛制

施绍宗:邹市明就完全不同了,邹市明打的比赛全部都是正规的比赛,两届奥运冠军的光环也不是一龙这种靠包装出来的拳手能相提并论的,现在又拿了职业世界拳王头衔,商业前景更好了。但在国内,喜欢看搏击的观众要比拳击更多,邹市明的卫冕战安排在国内进行,将是对邹市明市场号召力最好的检验。

赵秋荣:我不同意用“包装”这个词说邹市明,如果非要这么说,一龙连“包装“这个词都用不上。最早一龙被武林风相中,是以少林武僧的理念打造的。这是个借力的取巧,所以少林寺赶快声明跟一龙划清界线。一龙一直被策划者定位为专打国外“拳王”的民族英雄形象。邹市明没有人为地培植。中国拳击运动自1984年后才恢复,跟国际水平有相当大的距离,经过我们非凡的努力之后,邹市明在奥运取得实实在在的冠军以后,职业拳赛商机才显露出来。如果一定要用“包装”这个词,那也是他自身的价值被利用。跟一龙被“有价值”不是同一个层面的。

崔迪:邹市明这条金腰带之所以被一些人认为不够含金量,是因为这是一条空缺的金腰带,对手也很对邹市明的胃口。这是一条捷径,可以理解,因为中国第一个职业拳王熊朝忠也是走捷径夺得世界金腰带的。邹市明今后要证明自己,可以选择一些真正的强手来进行卫冕,但选择大众都期待的日本井冈一翔就要小心了,此人虽然没有突出的技能,但邹市明并无必胜的把握,这也是邹市明及其团队之前一直不回应对方挑战的原因,我觉得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在这一级别,邹市明还不是世界最顶尖的拳手,这一点必须承认,如果能够在今后的卫冕战中勇于接受高手的挑战,甚至打WBO之外的比赛,邹市明必将给人一个全新的形象。

赵秋荣:中国擂台赛事业刚流行,市场十分巨大,是国际同行业者的垂涎之地。我国需要发展擂台赛事业,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也可以走向世界更广阔的市场,所以,近期我们的发展方向必须得顺应国际潮流。但是,中国是武术王国,格斗竞赛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十分流行,庄子为此还写下不朽之作《说剑》。宋代擂台赛更是风靡一时。既然我们有这个深厚的背景和实力,将来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模式的擂台赛制。目前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建立具有绝对公信力的评判规则和裁判队伍。此外,我们需要培养名牌拳手和粉丝团,在没有赞助商的操纵下也能独立开展赛事。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奇闻异事
最新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