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 3-1 美国 —— 八年,郁金香归来
美国整体结构较小组赛变化不大,但萨金特的伤缺,突前前锋换成了费雷拉。而费雷拉也是偏正面冲击,而不精于背对球门做球的球员。这对美国的体系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影响。
美国开场靠体力优势狂冲,第二分钟打出了一次绝对机会,普利希奇一对一面对诺珀特,没能将球打入。
荷兰稳住阵脚,回收球权后开始靠技术推进,从左侧起势,打美国队卡线细节的粗糙,横向过渡后,加克波纵向发力带球,转至邓弗里斯。美国弧顶真空,缺乏保护,亚当斯则完全没有起到后腰的作用,这就是美国追求中场运动能力,但是面对强队,终究会暴露出来的后场层次问题。
美国防线人员上的问题就是左半扇,罗宾逊和里姆两人的个人能力较差。被荷兰频繁打大斜线。
荷兰整体技术比美国好太多,有球情况下美国很难把球断下来,大多情况只能制造出死球,而仰仗加克波的纵向能力,荷兰在防守时可以把人收回,而美国缺乏支点,很多时候只能在外围传倒,打不开缺口。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靠运动能力的强的优点,在上半场后半段开始在荷兰的两侧打出一些攻势,比如布林德一侧被美国重点打击,制造了几次射门机会,如小维阿利用移动过来的德容恩的解围失误,顺势的射门,被身长两米的诺珀特扑出。
上半场结束前,荷兰又一次打击美国的左路,邓弗里斯倒三角,布林德插上破门。
下半场,范加尔用贝尔温换下克拉森,寇普迈纳斯换下德容恩,形成双前锋,加克波前腰的配置,贝尔温提供一定的纵向冲击,和对抗,加克波转为一个标准的二线支点,给德佩发挥收割能力提供空间,三人组合增强了前场进攻的稳定性。
美国队在66分钟,换上阿伦森和高大的前锋赖特,前者维持中场的运动能力,后者增加冲门的能力
70分钟,加克波在三十米区域抢下齐默尔曼的带球后,扛着人稳住球路,顺势转身做球给插上的寇普迈纳斯,后者左脚劲射被门将特纳挡出,德佩门前补射再次被特纳封出,这个球很好的体现了加克波在二线的硬实力,荷兰也已经很接近第三粒进球的到来。
74分钟,德佩回接后回传失误,险些造成赖特的破门机会,美国队利用这次机会制造的角球,75分钟,赖特一次很巧妙的脚后跟,帮助美国扳回一球。
80分钟,德佩靠个人带球,吸引防守,配合德容布林德,在左侧形成强侧,美国的防守重心和注意力被拉到了这一侧,罗宾逊后点漏人,邓弗里斯包抄破门,比赛基本上大局已定。
随后,小将哈维-西蒙斯替换德佩上场,国家队首秀就是世界杯淘汰赛,这无疑体现了范加尔对这位小将的信任和期望。他也没有辜负主帅的信任,上场四分钟,就利用带球制造了美国队的犯规,虽然在这样的场面下,难免紧张,出现一些传球失误,但是敢于在禁区内和队友配合,做动作,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时隔八年,郁金香重返世界杯淘汰赛,并取得了胜利,他们的下一个对手是阿根廷,24年前,博格坎普锋芒毕露,将阿根廷挡在了半决赛的大门外,再一次在1/4淘汰赛相遇,荷兰是否能走得更远,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