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月
编辑|九月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体育和竞技事业开始快速发展,在田径、球类、体操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名奥运冠军。
提到体操冠军,首先想到的就是长期在商界闯荡的李宁。
但实际上,“李宁时代”还有另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体操运动员,那就是李小双。
现在的李小双可谓人生赢家。他虽然不如李宁成功,但身价也过亿。
不仅如此,已经48岁的李小双没有一个儿子半个女儿,但他和妻子的关系依然甜蜜,羡慕别人。
但令人不解的是,身为运动员的李小双是如何成为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生赢家?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01成为一名体操运动员
一个人想要成功,天赋和努力都缺一不可。李小双就是这样的人。
1973年,湖北仙桃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对双胞胎男孩倒地。这是李小双和他的哥哥李大双。
李小双的父母为了让两个宝贝儿子过上温饱的生活,经常早退晚归。
因为不能顾及学业,所以对他们采取“放养”的教育方式。
于是,李小双兄弟二人成了附近有名的“淘气职业户”。虽然让父母头疼不已,但也无计可施。
这种松散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两人上了小学才改变。
1980年夏天,这一天兄弟二人去学校参加了开学典礼,第一次走进校园时,他们都很兴奋。
汇报完后,我来到学校后操场玩。看着偌大空旷的操场,兄弟二人产生了兴趣,开始争夺谁的跟头更厉害。李大双先做了一个后空翻,李小双也不甘示弱。单手翻筋斗。
片刻之后,两人的较量引来了大批围观者。
在他们的叫喊声中,兄弟二人表现得更加努力了。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样的表现,让他们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丁霞鹏。
丁霞鹏是仙桃市业余体校的体操教练。每年,他都会利用开学季去各个学校挑选体操种子选手。
而这一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兄弟二人的表现,心中顿时有了种子选手。
于是两人表演完之后,他拿着特地给他们买的饮料,走上前来,耐心的问道。
“孩子们,你们叫什么名字?在家里做什么?就是这样,我是我们市的体操教练,我觉得你们两个很有天赋,要学体操吗?
”
聪明的兄弟二人先是对丁夏鹏颇有微词,见他不像是坏人,便回答了他的问题。但对体操一窍不通的两人还是决定先回家问问父母的意见再做决定。
两人回家把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立即同意了。在他们看来,兄弟俩太调皮了,还不如送他们去体操,强身健体,吃苦耐劳。
就这样,两兄弟被丁霞鹏招入仙桃业余体校,开始了专业的体操训练。
后来的事实证明,丁夏鹏并没有选错人。李大双和李小双在体操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
根据两人身体状况的不同,丁夏鹏制定了两套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虽然训练时经常在他们手中,但兄弟二人从不抱怨辛酸和疲倦,坚持了三年。
努力工作总是有回报的。1983年,兄弟二人同时考入湖北体操队。
进入省队后,两人在体操上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成绩。他们多次在省内大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国内比赛中逐渐崭露头角。
即使能够得到国家队的青睐,他们也认为自己的运动员生涯会达到巅峰,但他们不希望经历如此坎坷。
02被低估的奥运冠军
能够和国家队一起训练,对于大双和小双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他们更上一层楼,于是他们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但他们虽然是省队的“鸡头”,但到了天才国家队也只能是“凤尾”。
再加上两人从小腿型不规则,训练时也没有出现好的姿势,所以在国家队待了几天就“归队”了。
这件事对兄弟二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也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1988年,两兄弟再次在首届城市赛上大放异彩,一举夺得冠军。
而这场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再次为他赢得了进入国家队的“门票”。
李小双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改变,他一定会得到国家队的认可。
但是没有成功,这一次他在试用期内被拒绝了。
再次被拒绝的李小双更不甘心。他发誓无论如何都要给国家队留下深刻印象。
他开始不分昼夜地疯狂训练,甚至在训练馆里有吃有住。当他累了,他会休息几分钟,然后恢复训练。
为了在单杠和双杠上练好,他的双手经常被撕裂,每台训练机上都沾满了他的汗水和鲜血。
或许是李小双执着的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帝。1988年青年运动会全能冠军后,他再次收到国家队的“报价”。
虽然这次他成功留在了国家队,但国家队并没有把他作为这个不知名的人的重点培养对象。
这不禁对竞争激烈的李小双不满,他决心用成绩证明自己。
两个月后,在首届国际体操比赛中,李小双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两枚金牌。
这也让国家队的教练们发现了这颗“传承明珠”。
就这样,李小双入选了国家队的短跑冠军组。
从1990年在亚运会上夺得团体和体操两枚金牌到1997年的八年时间里,李小双的名字在业内家喻户晓。
尤其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李小双经典逆风夺得冠军,更确立了他在世界体操圈的地位。
有什么样的荣誉,背后会有什么样的奉献。在李小双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伤病对他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
他在比赛训练期间遭受了脑震荡,并且在年轻时患有肩周炎。
不仅如此,为了顺利完成比赛中的任务,他还一口气服用了18颗止痛药。
然而,身体上的痛楚并没有让他选择放弃,反而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
作为一名运动员,成功的亮点只有短短几年,但一直有认输意志的李小双却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成功人士。
03退休后全面发展
李小双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后脚踝受伤,最终无缘比赛提前退役。
没过多久,他退役的消息就传来了,他也很难适应曾经是世界冠军的新生活。
对于从小就闭关修炼的运动员来说,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未知领域,再融入社会就更加困难。
为此,他决定效仿体操界前辈李宁,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1996年,李小双和一起退休的哥哥李大双创办了一家运动器材公司。
由于是第一次做生意,两人经验很少,公司一开始发展并不顺利。
再加上李小双开朗的性格,让他觉得“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带着这个想法,李小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唱歌很好听的李小双决心往歌手的方向看,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与香港“幻影全声”唱片公司签约。
并在同年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但成绩并不理想。
虽然有基本的唱功,但李小双在唱功上还是略逊于专业歌手,所以唱片销量自然不会好多少。
但上帝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同时为他关上了门。
虽然成为歌手的想法落空,但兄弟二人的陪伴也逐渐回暖。
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两兄弟决定在2000年对公司进行整顿,扩大规模。
从最初的17人到后来的300多人,对公司资产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短短几年,李小双兄弟就大力发展了体育用品公司。
两人分工明确。外向的李小双负责客户和销售,内向认真的李大双负责公司的运动营。
虽然没有李宁那么大,但在体育用品行业依然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在野心勃勃的李小双眼中只是冰山一角。
为了发扬体育事业,李小双还在家乡仙桃市创办了一所专业体操学校。
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练少,最终以失败告终。
经过几次尝试,李小双终于确定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在经营公司,于是开始专注于建设公司。
随着公司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再加上两兄弟的运动员明星效应,
2006年,李小双成为著名汽车品牌奇瑞的代言人,这一事件让李小双身价数倍。
但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李小双的生意也是如此。
他公司近四分之一的商店关门,销售额急剧下降。不过,李小双还是选择了从容面对这样的糟糕局面。
“我们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我们应该放眼长远,有时我们只需要放弃。
”
不得不说,李小双的处事方式真的很独特,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发现了自己的真爱。
04羡慕别人的婚姻生活
都说风格和风格不分离,这在李小双身上可以说是最生动的表达。
2000年,由于公司业务需要,李小双到福州出差,正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了歌手张贝宁。
那天晚上见到客户后,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吃饭。吃饭的路上,有个朋友叫张北宁。
看到张北宁的那一刻,李小双就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向她要了联系方式。
此后,两人经常见面,发现两人在爱好和三观上非常契合,于是决定谈恋爱。
彼时,张北宁事业如日中天,但为了李小双,他毅然来到北京。
2002年李小双向她求婚后,她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歌手事业,专心在家做全职太太。
为了给张北宁一个家,李小双斥巨资在北京买了一个爱巢。
现在的李小双依旧成天忙于事业,但他对妻子的疼爱无比。
家里的经济大权交给老婆打理,百忙之中抽空陪伴。
张北宁曾坦言:“嫁给小双,我真的很幸福!”据悉,在李小双忙于工作的时候,张北宁总会有条不紊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学做饭,插花,收拾屋子很温馨,等着李小双回家。
两人虽然快半百岁了,但依旧没有儿女。两人都表示“孩子不是必须的,享受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可见,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需要孩子作为纽带来维系。
05结论
在大多数运动员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他们拼搏的品质,而他们未来的一生也将承载着这种优良品质。
李小双的案例真实诠释了:“世上没有难事,只有在乎的人!”
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自己创业,其中的艰辛都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但面对困难,李小双从不退缩,即使拼尽全力,他也选择了战斗。这种不服输、敢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任何时候,只有选择放弃,才会失败。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应该选择去面对。
面对我们未知的领域,我们一定要像李小双一样,充满挑战精神,也许明天就成功了。
有时候别人的意见很重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相信自己,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虽然社会上生来有金汤匙的幸运者很少,但大多数人只能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像李小双这样优秀的奥运健儿,像朝九晚五这样的普通工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无论你做什么,总会有回报。
相信未来我们会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